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举行。杨光林摄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在哈尔滨第六十中学举行。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举行。杨光林 摄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举行。杨光林 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60余万件藏品,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使文物资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省博物馆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展理念,不断创新宣传手段,不断...
中国教师博物馆内,市民正在驻足观赏。本报记者姬生辉摄 28日,中国教师博物馆规划展暨首批文物展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备受期待的中国教师博物馆终于揭开面纱,面向公众开放。首批展出的文物近千件,包含分散在各地的名校、老校的教育文物史料,以及本地本校名师名家的文物珍藏。 走进展馆,迎面上方,是一面仿自孔庙的“斯文在兹”匾额,传达“传承斯文、褒扬斯文”的办馆主旨。博物馆内展出教师各个时期的文献、...
图为纸笺展品。夏莹摄 “这个要轻点放。”在第十二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纸笺加工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靖正细致地摆着每一件纸笺作品,而在21年前,正是他用耐心“唤醒”了沉睡百年的粉蜡笺工艺。 粉蜡笺诞生于唐朝,在文房用品中有着“圣纸”之称,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蜡”相融合,纸质平滑,较多应用于皇宫中,由于制作技艺一直密不外传,到了近代,粉蜡笺的制作技艺也就失传了。 对于刘...
盗墓贼“发现”保护区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北墓地,2017年入围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这座面积24万平方米,从西周、东周之交延续到战国时期的贵族墓地,却是盗墓贼多年疯狂盗掘后的“残留物”。 “因为被盗严重,我们2014年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陶寺北墓地考古领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京燕说,保守估计有一万座墓葬的陶寺北墓地,目前共发掘了大小墓葬250余座,大中型墓葬19座,...
我国首届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28日至29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全国文博单位和职业院校的111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在古建筑清水砖墙等四个项目展开角逐。 据竞赛组委会主任、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司长朱晓东介绍,全国首届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设置不可移动文物修复、可移动文物修复两大类别,细分为古建筑清水砖墙修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瓷器修复、书画文物修复四个项目,分为理论考核、实际操作两个环节。...
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图为联合考古队对梅龙达普遗存进行考古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供图 中新网拉萨10月26日电 (赵朗 何伟)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也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迁...
裴文中,1904年生于河北省丰南县。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每每提到裴文中的名字,人们总是把他和“北京人头盖骨”联系在一起。1929年,他带领考古发掘人员,在北京市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这项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的价值。这一发现,平息了多年以来围绕爪哇猿...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积极打造以滕州龙泉历史文化广场为中心的“一塔六馆”博物馆群,对龙泉广场及周边地区整体区域改造提升,努力打造滕州市地标式建筑群、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公共文化服务集聚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一塔六馆”博物馆群,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有1300年历史的龙泉古塔,六馆是指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王学仲艺术馆、汉画像石馆、墨砚馆、滕州博物馆新馆。 鲁班纪念馆,与滕...
近日,以甘肃百年举院为馆舍而建的甘肃科举博物馆在兰州开馆。据悉,这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与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科举文化专业展馆,向公众定时免费开放。 甘肃举院始建于1875年,其主体建筑至公堂为朱漆、彩绘、全木结构,代表了我国科举时期的整体建筑风格。2015年开始,工作人员对这里进行全面修缮,并在这里启动了甘肃科举博物馆陈展工程。 甘肃科举博物馆陈展面积460平方米,陈列展览由科...
10月27日下午,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2018国际工匠技艺创意设计产品(作品)推介交流活动紫泥春华中外博物馆艺术交流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权威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外博物馆“活态化”创新发展之路,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及文明互鉴,推动博物馆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活动中,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分别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
记者从28日在武汉举行的“2018大河对话”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2018大河对话”上,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将与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签约,成为中部地区率先加入这一网络的博物馆。 “2018大河对话”将于29日至30日在长江文明馆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19条大河流域的150余位政府、管委会、专家学者代表将出席此次活动。 “长江文明馆成为全球水博物馆网络成员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盖面 南宋龙纹画像砖 南宋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坐像 恽寿平《蔬果四开》 (本文图片均由常州博物馆提供) 早在6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便在江苏常州一带繁衍生息,这块土地上先后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常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10月25日至26日,刘家洼考古新发现报告会暨渭南考古工作研讨会在澄城县召开,会议为期两天,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澄城县政府多位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同仁、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25日下午,省考古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专家与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及各县市区文物工作负责人一行,参观考察了澄城县刘家洼墓地及良周遗址。 随后,举行了渭南市第二期文博干部田...
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该文件在分析评估文物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统筹规划了全国文物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蓝图,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各级各部门的推进要求。这份文件对于各级各类文物部门的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操作价值。本文尝试从基层文物工作从业者角度,...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是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1年4—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对水电站淹没区、影响区和枢纽建设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文物点21处。根据乌东德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水电站建设涉及的地下文物点计划发掘面积共计13.48万平方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